忘记之前看过的作品,点击这里查看最近阅读记录

  适日,兵马的气息甚嚣尘上。

  燕京城外,受王府征召而来的兵士,齐聚于此。

  数量成千上万,甚至还在陆续增多。

  秦政刚回到皇宫,便收到了魏天上呈的消息。

  “陛下,据城门司呈报,有数支兵马于城外集结,目前暂且不知这支兵马是何方麾下,也不知他们打的什么旗号……”

  秦政勾唇一笑。

  “朕已知,这必定是石将军的兵马。”

  “陛下为何如此认为?”

  魏天提出异议。

  “臣以为,陛下还需谨慎一番,这支兵马若非石将军麾下,那岂不是……”

  魏天口吐担忧。

  纵然,他不敢把话说全,但秦政也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了。

  魏天的意思是,城外集结的兵马,很有可能不止石将军麾下。

  若是有那么几支兵马,隶属外戚集团,那么一旦发生宫变,兵锋直指皇宫,魏天麾下的三千御林军极有可能全军覆没。

  到那时,大秦王朝就真的要改名为大陈王朝了。

  但,秦政却不担心这一点。

  毕竟,太后那边,依旧没有动作,可见还没有发动宫变的征兆。

  然而就在秦政这么想着的时候。

  丞相罗松却是突兀上门拜访了,甚至还带来了一道懿旨。

  所谓懿旨,是太后的诏令。

  圣旨属于皇帝,懿旨属于太后,两者看似有所区别,但具有相对同等的权力。

  “先帝始皇,奉天神授,应谕临朝,日理万机,殷勤成训,君道修国,竭尽心府,悲陨不幸,举天同哀,可于陵庙受祭,宜令所者,礼同万士,务当政要,明午钦命,宣毕。”

  待到罗松宣旨,留下懿旨后,秦政却是满脸懵逼,看了一眼罗松离去的背影,扭头就冲着魏天好奇询问。

  “那个狗丞相说的啥?”

  “……”

  魏天目瞪口呆。

  咋地?

  好歹秦政可是堂堂天子,相当于是日后圣旨的撰写者,可他居然连太后的懿旨都听不懂?

  “回陛下,罗丞相口述了太后懿旨,令陛下明日下午参与先皇祭礼,地点设在陵庙。”

  “哦,老爸的祭礼啊,朕能不能不去?”

  “呃,这个……陛下,祭礼乃是人道四礼,饶是布衣百姓都尤为重视,陛下怎能不去?”

  “呵,你难道看不出来,这是太后设的陷阱?说是鸿门宴也不为过,朕要是去了,还有活命?”

  魏天思虑半晌。

  “陛下,臣以为太后不至于在陵庙举行祭礼之际对陛下动手,这要是传出去,恐怕只会引发众怒,遭到得位不正的骂名。”

  秦政叹了口气。

  同室操戈,手足相杀的事,在历史上发生得还少吗?

  更何况,只要秦政被杀,天下无主,作为势力最为强大的外戚,必定会趁机夺取皇权。

  到那时,这帮陈氏族群掌权执政,有了天下,谁还敢说他们得位不正?

  想至此处,秦政却是因此意识到一个相对为难的事情。

  自己要是不去的话,岂不是同样得位不正?

  老爸的祭礼,自己这个长子若是不去,外戚集团一定会将此作为噱头,指责秦政不配当天下之主。

  哇,好烦啊!

  秦政脑海中满是凌乱的思绪,不知自己该去还是不去。

  此时,魏天审视一番懿旨,继续开口。

  “臣听闻此次祭礼,文武不少官员皆有到场,陛下的人身安全,定能因此得到保障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秦政略显怀疑地看了魏天两眼,内心不住质疑,魏天究竟是站哪一边的?

  “魏叔何以认为,文武百官能够保障朕的安全?”

  “文武三公必定皆能到场,以及部分九卿,也会跟随左右,如此多人目光睽睽,外戚必定不敢贸然动手。”

  “三公?这都是些什么人?”

  “丞相罗松,御史陈坚,以及太尉张振忠。”

  秦政闻言便是不满。

  “陈坚可是太后的老爸,相当于国丈了,他跟罗松隶属外戚集团,这两个都是敌人,你劝朕去参加祭礼,朕还能活着回来?”

  “可是陛下,三公列内还有太尉张振忠……他向来忠心耿耿,一定不会背叛陛下。”

  “张振忠?”

  秦政忽然想到,先前他遇到一位自称廷尉的家伙,名为张锐,跟张振忠都姓张,该不会……

  “张振忠跟廷尉张锐什么关系?”

  “回陛下,两人乃是父子关系。”

  秦政顿时面色一黑。

  “前日,朕曾在城街遭遇行刺事件,当时朕已是认定,那场行刺事件,必定是张锐所谋划,如今你跟我说,他爸张振忠不会背叛朕?”

  “……”

  魏天哑口无言。

  毕竟,如果秦政说的是真的。

  那么,位列朝廷之巅的三位官员,罗松、陈坚以及张振忠,岂不是都是敌人了?

  卧了个槽!

  满朝贼臣啊!

  更可怕的是,张振忠可是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武职官员。

  一旦张振忠利用手中兵符下达军令,完全可以在祭礼举办的陵庙现场,将秦政砍成肉饼!

  这种结局,魏天想都不敢想。

  “陛下,臣以为,要不就以身体抱恙为借口拒绝祭礼吧……”

  面对魏天忽然转口的惊忧建议。

  秦政却是并不完全认同。

  祭礼,明摆着就是一场鸿门宴。

  但,秦政要是不去的话,只会让外戚集团认为他过于软弱,甚至很可能因此而被抓住把柄。

  思虑半晌过后,秦政决定去拜访某个人。

  “魏叔,安排一下,朕要去见见淳于老师。”

  ……

  日暮时分。

  在魏天的安排下。

  秦政来到宫乐府,总算见着了他要见的人。

  帝师,淳于博!

  年近七十的淳于博,曾任仆射之职,受先皇之命,扶持秦政,并为他讲读经书,传授执政之术。

  而后,外戚掌控九成朝廷权力之后,淳于博却是嗅到几丝端倪,便向先皇进谏,坦言外戚掌权的话,恐怕会引发祸端。

  然则,先皇没有接受淳于博的谏言,这番话甚至还被太后给听到了。

  太后当即便将淳于博视为眼中钉,运用外戚集团的力量,将淳于博贬到了宫乐府,受职至今。

  所谓宫乐府,顾名思义,便是掌管宫廷音乐排练、演奏、整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宫署。

  可想而知,让淳于博这位知识渊博的老者,行职于音乐消遣之事,无疑是一种讽刺,更是大材小用的屈辱!

写书评
请加收藏,方便下次阅读 确定
【关注微信公众号,方便下次阅读】
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:若看读书  每天领取若看券免费看。懒人直接戳 这里